李嘉誠每一次看似豪賭的舉動背后,其實都是在看清大勢后趨利避險的選擇。由于90%以上的時間都用來想未來的事情,超人李的思量通常都會比其他的人來得早一些,看得遠一點
繼此前多個變賣中國房產撤資的動作后,李嘉誠家族終于動手拋售A股了。11月5日李嘉誠家族控股的A股唯一上市平臺長園集團又遭其減持4300萬股。
這不是長和投資的首次減持。今年以來李嘉誠拋售長園集團的股份已經達到15%,其持股比例由之前的35.76%驟降至目前的20.76%,累計套現(xiàn)約9.17億元。
據(jù)長園集團內部人士透露,大股東減持和李嘉誠撤離內地有關。
李嘉誠大舉拋售華語區(qū)資產
拋售A股的同時,李嘉誠家族還多次出售其在新加坡、香港本土以及內地的資產。
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李嘉誠在歐洲投資超過200億元,僅今年6月份針對愛爾蘭電訊的一項收購就耗資7.8億歐元(折合人民幣63億元)。
被視作商業(yè)超人的李嘉誠大舉拋售華語區(qū)資產,西進歐洲,折射出何種信息讓市場議論紛紛。
萬科主席王石(微博)就在其微博中表示,“精明的李嘉誠先生在賣上海等地物業(yè),這是一個信號,小心了!”
對于外界種種輿論猜測,9月間李嘉誠曾在香港公開表示,“我愛香港、愛國家,長實和黃絕對不會遷冊。”同時又說,“但生意規(guī)模大小會隨香港及世界的政治和經濟情況而作出決定,當然股東的利益,我也要負起絕對的責任……今天又再在英國進行其他投資,將來也可能會出售部分外國項目。”言下之意,撤資不是不愛國,也不是說中國經濟不好,只是發(fā)現(xiàn)新的機會,基于股東利益和商業(yè)角度而“移情海外”。
對此,有投資者點評道:“別聽資本在說什么,且看他在做什么。”
90%的時間想未來
其實,超人李究竟在想些什么,或許可以從其以往的商業(yè)邏輯里找到些軌跡。
僅從結果看,李像一個永遠敢于火中取栗的交易突擊手,沒有什么能阻礙他永遠擴張的雄心。
但在骨子里,李嘉誠其實是個極度厭惡風險的人。一個細節(jié)是:在長江中心70層的會議室里,擺放著一尊別人贈予李嘉誠的木制人像。這個中國舊時打扮的賬房先生,手里本握有一桿玉制的秤,但因為擔心被打碎,李干脆將玉秤收起,只留下人像。
有人問,為何在太多企業(yè)家輕易斷送一家企業(yè)的同時,李嘉誠幾乎碰不到“天花板”?
李輕描淡寫地回答:“其實是很簡單的,我每天90%以上的時間不是用來想今天的事情,而是想明年、五年、十年后的事情。”
每天早晨,李都能在辦公桌上收到一份當日的全球新聞列表,根據(jù)題目,他選擇自己希望完整閱讀的文章,由專員翻譯。通常,這些關于全球經濟、行業(yè)變遷的報道,是啟發(fā)李嘉誠思考的入口。
“他是一個很有危機感的人,讓他平衡危機感和內心平和的方式就是,提前在心里頭創(chuàng)造出公司的逆境”,知悉李的人士表示:“他看到各種報道,然后設想自己公司的狀況,找到那些松弛的部分,便會開會去改變。等他做好準備,逆境來的時候反而變成了機會。”
這就是李所謂的“90%以上的時間想未來的事情”。
也因為這樣,他的思量都會比其他的人來得早一些,看得遠一點。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