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安倍挑釁中國意在修憲 欲讓日本擁有軍隊
安倍挑釁中國意在漸進修憲
對于日本這部和平憲法,從它制定之后,日本國內就分成了護憲派和修憲派。至今為止,修憲派從來沒有爭取到國會眾參兩院2/3多數(shù),以便在國會發(fā)起修改憲法的動議,并交由國民投票。安倍第二次上臺后,繼承了修憲派的政治路線,極力主張修改憲法,使日本成為正常國家,擺脫戰(zhàn)后體制。終于在今年7月10日的參議院選舉中,獲得了絕對多數(shù),加上其他兩個支持修改憲法的小黨,在日本國會中贊成修改憲法的比例首次超過了2/3,理論上,安倍可以憑借國會多數(shù)發(fā)起修憲動議了。
然而,問題并非如此簡單,安倍獲得的這2/3只是個無多大意義的數(shù)字而已。僅自民黨內部本來就有護憲派,他們在憲法問題上不會全部跟著安倍走,就算他們中有些人已經“變節(jié)”,開始贊成修改憲法,就算自民黨整體在重大政策上要求議員必須與黨的方針和路線保持一致,自民黨的執(zhí)政搭檔公明黨也不會贊成修改憲法第九條。所以,執(zhí)政黨加上其他修憲小黨,要想使修憲付諸實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黨內要達成共識,執(zhí)政聯(lián)盟也要達成共識。安倍若要執(zhí)意修憲,必然引起執(zhí)政聯(lián)盟的分裂,而分裂之后,2/3也就不存在了。
再者,修憲并不是國會的職能,國會2/3議員只是提出動議,最后修不修改憲法,是必須由國民投票來決定。選舉中安倍并未提修憲問題,他清楚,如果把選舉的爭論焦點集中在修憲問題上,他未必獲勝,因為,歷年來關于修改憲法的民調都有過半數(shù)人反對,贊成修憲者不過三成。最近的時事通信社民調顯示,日本有54%反對修憲,38%支持修憲,所以,即便國會贏得2/3多數(shù),安倍還是不敢把這個問題交由國民投票。
但是,執(zhí)政黨獲得2/3多數(shù),對于安倍是一個鼓舞,他畢竟跨過了修憲的第一道門檻。他會繼續(xù)鼓吹修改憲法,繼續(xù)說服選民,讓他們理解修改憲法對于日本的國家安全多么重要,對日本成為正常國家多么重要。他還會啟動自民黨內的憲法審查會充分議論這件事,暫時修不成,就開足馬力進行宣傳,大造輿論。
為此,安倍必須渲染日本面臨著安全上的威脅,東海的威脅,南海的威脅,臺海的威脅。日本對華外交將表現(xiàn)出兩面性,一方面要求改善關系,做出和平姿態(tài),把球踢給中國,另一方面不失時機進行挑釁,刺激中國,然后利用中國的反制措施,宣傳“中國威脅論”。沒有“中國威脅論”,安倍的修憲是很難獲得多數(shù)人支持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修改第九條暫時無望,安倍可以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先進行非實質性修改,比如,與公明黨、民進黨一起在憲法中增加人權條款和機構改革等內容,順便塞進安倍主張的“緊急事態(tài)條款”,讓選民對修憲有個適應過程。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安倍的最終目的是修改第九條第二款,讓日本擁有軍隊。安倍的執(zhí)政目標根本不在經濟,而是在政治,在修憲。在此問題上安倍是矢志不渝的,所以,漸進式修憲值得警惕。(廉德瑰,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文化經濟學院教授)來源:環(huán)球時報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