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當澳大利亞海軍盡遣精銳、派出30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海上作戰(zhàn)群北上進行“印太奮斗-2017”大規(guī)模軍演時,南海就成為其無可回避的話題。
對于此次部署行動,澳大利亞顯然也并不想刻意回避。畢竟對于人數(shù)才剛剛過萬的澳海軍來說,6艘主力艦艇和1300多人的行動無論如何是瞞不住的,而巨額的開銷也必須物有所值。
但問題隨之而來:相比于2016年,如今的南海在中國與東盟的共同努力下,緊張局面已大為緩解。不僅“南海行為準則”框架獲雙方通過,東盟外長峰會也批準了這一框架。那么,澳大利亞此時高調(diào)派出艦隊前來,所為幾何?
意圖對中國施壓
澳大利亞國防部官網(wǎng)上的一張圖,可以提供許多有益的解釋。
圖片展示的是澳軍當前在全球的行動分布。由圖可見,澳軍的海外行動除事關(guān)周邊的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外,主要集中在中東,圖中標注的紅點則因孤立顯得較為突兀。
澳國防部官網(wǎng)的澳軍全球行動分布圖。
紅點標注的是澳軍在南海和印度洋的行動,代號為“門戶”(Gateway)。在行動說明上,澳軍方寫道:該行動是澳大利亞的一項持久行動,旨在保持東南亞的地區(qū)安全與穩(wěn)定,澳軍將在北印度洋和南海進行持久監(jiān)視和巡邏。
盡管澳大利亞防長佩恩否認“印太奮斗-2017”演習是直接針對南海,但澳媒和智庫認為針對南海的意圖非常明顯。18日,澳媒《每日電訊報》以“澳大利亞派遣艦隊前往南海進行軍演”這般醒目的標題對澳軍這一“盛舉”進行了報道,稱澳方欲“顯示堅定的決心”。澳大利亞戰(zhàn)略政策研究所執(zhí)行主任彼得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