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在馬來西亞蘭卡威海事展上展示的瀕海戰(zhàn)斗艦模型,近年來美國海軍率先裝備了瀕海戰(zhàn)斗艦這一新興艦種,一時間在國際上引起了各國海軍的濃厚興趣,雖然事實證明瀕海戰(zhàn)斗艦的戰(zhàn)斗能力頗為雞肋,但是這種主打低成本、模塊化、高航速的軍艦在低強度作戰(zhàn)中性價比頗高,因此受到了中小國家的歡迎,因此雖然中國海軍未裝備類似艦艇,但是中國船舶企業(yè)卻推出了多款外貿型號,獲得了多個國家訂單,其中馬來西亞海軍的手筆最大,已和中國簽署了引進18艘濱海任務艦的合同,這也是中國首次向該國出口大型武器裝備,意義不言而喻。
馬來西亞海軍在東南亞地區(qū)屬于中等水平,主要以中小型艦艇為主,日常任務需求也是維護本國海上經濟權益,但近年來周邊越南、新加坡和印尼等國都紛紛加強海軍,馬來西亞也意識到了發(fā)展海軍的急迫性,因此決定啟動聲勢浩大的“海軍現(xiàn)代化”計劃,決定在引進國外技術基礎上結合國內組裝,發(fā)展一支均衡的海軍艦隊,包括購買新一代護衛(wèi)艦、濱海作戰(zhàn)艦艇、巡邏艦以及常規(guī)潛艇。
2017年4月,中國和馬來西亞簽署協(xié)議,以單價3億林吉特(馬來西亞貨幣,約合7085萬美元)的價格出口18艘濱海任務艦,總價約為13億美元。首批四艘在中國境內建造,剩余艦艇以技術轉讓的方式在馬來西亞船廠建造,中方負責提供生產材料和技術指導,目前馬來西亞海軍已經派出了大批海軍人員赴中方進行培訓,預計正在2021年開始交付首批艦艇。
中國此次出口的濱海任務艦是一款針對性很強的近海作戰(zhàn)艦艇,該艦以中國出售巴基斯坦的近海巡邏艦為基礎研發(fā),該艦排水量約為700噸,長度為70米,最高時速為24節(jié),配備有小口徑隱形主炮和多門速射炮,此外根據(jù)客戶需求還可按照防空導彈甚至反艦導彈,主要任務是進行海上巡邏、人道主義救援和反海盜任務。
軍事專家表示,中國對于向馬來西亞出口濱海任務艦非常重視,要求務必保證建造工期和產品質量,為后期競標馬來西亞海軍更大軍購項目打下堅實基礎,事實上,在泰國海軍宣布引進3艘中國S26T常規(guī)潛艇后,馬來西亞海軍對這款性價比極高的潛艇也產生了濃厚興趣,未來不排除引進以平衡鄰國軍力。(作者署名:觀察眼)
本欄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凡本網注明版權所有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新浪網,凡署名作者的,版權則屬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經本網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軍事:最多軍迷首選的軍事門戶!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