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高鐵的迅速發(fā)展,高效、便捷、舒適的乘車環(huán)境,讓高鐵動車組成為大眾出行首選。
一起走進推出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的中國中車,看看他們是如何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
在“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中國高鐵作為中國制造走出去的新名片,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而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近期在京滬高鐵以350公里的時速載客運行,更是刷新了“中國速度”,引得現(xiàn)場觀眾駐足留看和拍照留念。
完全自主 “復興號”開啟高鐵新征程
時速350公里、發(fā)送旅客59.2萬人次、日均2萬人次,平均客座率95%,最高客座率達到99.4%。10月21日,“復興號”動車組在迎來運營“滿月”時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張新寧 介紹,復興號經歷了四年的創(chuàng)新,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軌道交通裝備行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一個集中體現(xiàn)。比如這次的復興號在空間上更寬敞,大家上去很舒服。另外,在乘客的舒適度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乘客都反映,復興號的噪音更小,車廂內更安靜,同時還提供了無線WIFI,旅客從此在高鐵上不再孤單。
在中國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央視財經記者就見到了一輛已經調試完畢即將投入運營的復興號列車,中車四方股份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復興號之所以運行的又快又穩(wěn),就是因為它有一顆非常聰明的大腦在時刻運轉。
中國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副總經理 梁建英 介紹,復興號具有一個非常聰明的大腦,具體是指車輛有一個非,F(xiàn)代化的網絡控制系統(tǒng)。所有車輛需要采取的動作,首先要聽從這個大腦的指揮。大腦指揮首先要有一個基本信息的收集,所以在車上一共有2500多點的基礎信息大腦基本數(shù)據,通過大腦的梳理,識別計算,然后分析評判,來決策這個車輛到底來執(zhí)行什么樣的動作。
中國鐵路總公司披露的數(shù)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高鐵運營里程超過2.2萬公里,占世界高鐵運營總里程60%以上,位居全球第一。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張新寧 說,從這個意義上講,復興號動車組、中國的高鐵,以及以復興號動車組為代表的其它軌道交通裝備,包括大功率機車、客車、貨車,以及現(xiàn)在日新月異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這些方面的發(fā)展都得到了很大進步。
打造一張永不褪色的國家名片
創(chuàng)新永無止境。中國高鐵從“追趕者”到“引領者”的角色轉換,是中國高鐵發(fā)展的一個縮影,而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復興號”動車組的啟程開跑,為高鐵“走出去”、打造永不褪色的名片再添一件利器。
出生于“鐵道世家”的郭銳,已經在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工作近20年,他經手了時速200公里到380公里各個速度等級的高速動車組,從他和他的團隊手中裝配出的高速動車組超過1100列。
中國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首席技師 郭銳 告訴記者,他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是非常深的。從一開始進廠的內燃機車,到目前復興號的生產過程,可以說是有目共睹了公司的發(fā)展。
就在今年的9月份,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在“走出去”方面再下一城。與巴西圣保羅城際鐵路公司簽署了8列(64輛)城軌車輛供貨合同,用于裝備圣保羅13號線。這也是中國企業(yè)在巴西圣保羅贏得的城軌車輛第一單。
如今,中國中車已經進入波士頓、芝加哥、洛杉磯、費城四大城市,獲得的地鐵和通勤客車訂單達1359輛。僅在最近半年內,就先后在波士頓、洛杉磯獲得184輛地鐵訂單,在費城獲得45輛通勤客車訂單。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張新寧 介紹,在未來一個時期,通過討論,也是要圍繞著如何進一步堅持打造一張永不褪色的金色名片,要打造一張永不褪色的國家名片。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