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成立60周年之際,《環(huán)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專門發(fā)布視頻對其進行祝賀,在視頻中胡錫進表示,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給中國最大的貢獻是兩個系列,一是長征系列,二是東風系列。這兩個系列代表了中國航天事業(yè)的高度,也代表了中國國家戰(zhàn)略威懾力的強度。胡錫進還稱,在某個場合親眼目睹了東風41,我期待著它向世人公開亮相的那一天。
今天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甲子誕辰。這個研究院已經(jīng)六十歲了,但是光聽名字許多人依舊感到陌生,可如果不謙虛地給他們寫一個簡歷,相信會讓許多人錯愕。
它們就是打遍全球的東風快遞締造者,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搖籃,是國家核力量的基石,是探索星辰大海的水手,是默默捍衛(wèi)祖國的隱士,它們就是馳名中外的長征火箭研究院!是大名鼎鼎的東風快遞“神盾局”今天它們六十歲了,讓我們一起為它們送上祝福,順便催個件。
我站的這個地方是中國航天的發(fā)祥地,這個地方是北京的南郊,叫萬源路,也叫東高地,我是在這里出生的,我的父親是中國第一批空軍部隊中的一員,后來他們的部隊集體轉(zhuǎn)業(yè)到這里,參與了中國航天團隊最早的組建。我小的時候,這個單位叫七機部一分院,很多人現(xiàn)在還叫它一院,它現(xiàn)在的正式名稱叫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我就站在一院院大門的里面,我身后是一院的第一任院長錢學森先生的塑像。他是中國的導彈之父。
今天是一院的60歲生日,我可以說,一院的年齡有多大,中國航天事業(yè)的歷程就有多長。
一院,或者說火箭院,給中國最大的貢獻是兩個系列,一是長征系列,二是東風系列。這兩個系列我認為代表了中國航天事業(yè)的高度,也代表了中國國家戰(zhàn)略威懾力的強度。
中國的所有航天器,包括衛(wèi)星、宇宙飛船,還有楊利偉等那些大名鼎鼎的宇航員,都是一院的長征火箭送上太空的。從長征一號火箭到現(xiàn)在最大的長五火箭,都誕生在我小時候生長的這塊熱土上,還有一院在其他地方建的基地里。我的父親早已退休,但我的很多親戚、同學和朋友都還在為長征系列效力,我為他們驕傲。
我還要重點說說東風系列。我想說,中國的所有其他國防裝備就像一個武林大師的拳腳,而東風系列導彈則相當于那位大師的內(nèi)力,是他真正最強大、最有殺傷力的所在。中國現(xiàn)在已公布的東風31導彈幾乎能打到世界任意一個角落,東風41已被西方媒體廣泛報道,是西方情報界最關注的中國導彈裝備新動向。外電報道說,它是固體發(fā)動機,機動能力極強,射程遍及全球,而且是多彈頭,也就是說,它一枚幾乎就可以毀掉一個敵國。
我很驕傲地說,老胡曾在某個場合親眼目睹了東風41,我期待著它向世人公開亮相的那一天。
老胡還要告訴大家,中國核潛艇很厲害,據(jù)我知道,核潛艇上的潛射戰(zhàn)略導彈也是一院研制的。
這就是一院,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我想把它稱為中國現(xiàn)代國防的長子,我相信大家都會同意我的。今天是它的60歲生日,但我要告訴大家,這里是年輕人的天地,最新型火箭設計團隊的平均年齡只有32歲,比美國俄羅斯的設計團隊年輕一二十歲。他們是中國航天和現(xiàn)代國防未來。讓我們大家一起祝福一院,感謝在這里工作的每一個人。謝謝大家。(胡錫進)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