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三四月,正是櫻花開得爛漫時。趁著清明假期,有朋友特地飛到日本賞櫻。
回來之后,朋友在眉飛色舞地跟我分享著漫天紛飛的櫻花雨之際,突然來了一句:“對了,我在日本看到好多次你朋友圈發(fā)過的那臺車,哎喲,實車看起來太特么酷了,不枉我對它一見鐘情!”原來朋友說的那臺車,是我去年9月份去日本試駕過的豐田C-HR。
在日本,隨處可見C-HR的身影。
這位朋友平時對車不太感冒,但當時竟破天荒地私聊問我這是啥車,并表達了濃厚的興趣。從此,C-HR就成了能留在他腦海里為數(shù)不多的車型之一。
沒想到,在我體驗過實車的半年后,一汽豐田的奕澤IZOA、廣汽豐田的C-HR就將以姐妹車型形式引進中國。在4月下旬的北京車展上,這款“網紅”小型SUV就會和大家見面。
事實上,自2016年日內瓦車展全球首秀以來,豐田C-HR就已經吸睛無數(shù)。身邊已有不少80、90后朋友對它表示期待,而隨著C-HR、奕澤的到來,中國小型SUV市場的高潮也將由此掀起。
小型SUV沒戲?缺的是一款真正有影響力的車型!
不知從何時起,“喜歡大車”成了中國消費者身上一個醒目的標簽,也正因國人什么都圖大,小型車在中國一直不被看好。而在追求空間的SUV上,小型SUV更是一度被唱衰。
小型SUV在中國真的沒戲嗎?事實卻打疼了許多人的臉––2017年,中國銷量前20名的SUV里,就有6款是小型SUV。別看6款不多,要知道剩下的14款車里,絕大多數(shù)都來自國內最紅火的緊湊級SUV市場,小型SUV能占到6席已屬不易。
但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網上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2017年,國內小型SUV占SUV全年總銷量約22%,所占份額已經直逼排在第二的中型SUV,且還伴隨同比7.3%的增長。換句話說,國內小型SUV市場其實已慢慢成長為一股僅次于緊湊級SUV并蓄勢待發(fā)的新勢力。
然而,雖然小型SUV的體量并不低,但老實說,除了銷量靠前的幾款本土/合資車型外,消費者在這個細分市場可選擇的并不多。更遺憾的是,這些車型的設計大都中規(guī)中矩。
作為小型SUV的主要消費人群,年輕人們很多時候只能將就,心中一些大膽、個性的想法并不能得到滿足––你想要一臺回頭率爆表的小SUV?對不起,還真是少得可憐。如今,小型SUV還缺乏一個觸發(fā)點––一款真正有個性、有實力的產品––來引爆這個市場。
上市一年,C-HR的年銷量已經突破10萬臺。
在日本,C-HR上市一年便已實現(xiàn)年銷過11萬臺,超越原本的SUV銷冠本田Vezel(國內繽智、XR-V的原型車),空降銷量榜第四名;在歐洲最大單一市場德國,C-HR上市一年后更晉升為豐田的銷量第三名……
C-HR在海外市場已經得到充分認可。不難想象,原本就泛著漣漪、蠢蠢欲動的中國小型SUV市場將會因為一豐奕澤、廣豐C-HR的到來,激起層層浪花;而這層浪花,更有可能拍打至已經異常洶涌的緊湊級SUV市場,把小型SUV帶來的波浪推得更寬、更高。
年輕人想要的小型SUV模樣,它都有
不僅能提振所處細分市場,還有望成為別的市場的攪局者,豐田這款全新的小型SUV在中國憑什么有如此威力?我認為,C-HR、奕澤強大的產品力,是其市場號召力的堅實支撐。
還記得去年廣州車展上,豐田帶來的豐巢WAY概念車,令吃瓜群眾們誤以為“C-HR來了”––一款概念車竟能被誤認為是一款量產車,足見這量產車的造型是有多前衛(wèi)大膽。
C-HR和奕澤神還原了豐巢WAY概念車(上圖)的造型精髓,概念車?量產車?讓人傻傻分不清。
而早前在網上看到的一則關于C-HR外觀改裝套件的資訊,更是讓人興奮地看到它巨大的改造潛力。
自己的愛車能玩出百種花樣,想想都覺得興奮。
盡管我們不能指望國內廠家能提供這樣種類繁多的改裝方案,但可以預見,這款玩味十足的小型SUV本身就提供了足夠的空間,為追求個性化的年輕車主制造無限樂趣。當然,不擅改裝的朋友也不用急,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海外版模樣的C-HR和奕澤,跑在路上一定十分搶眼,原裝就已經倍兒有范。
雖然還沒有機會體驗國產后的C-HR、奕澤,但去年九月,在日本的西浦試車場上我就已經體驗過一次C-HR。C-HR是基于豐田TNGA架構下打造的第二款車,同時也是首款SUV。該架構給豐田車帶來的變化,用脫胎換骨來形容也不為過,而至今讓我記憶尤深的,是C-HR的平穩(wěn)和靈活。
在試C-HR之前,我也對比著試過第三代普銳斯和同樣采用了TNGA架構的第四代普銳斯、第八代凱美瑞,后兩者在操穩(wěn)上的提升確實令人驚喜。
在開著C-HR做過發(fā)夾彎、繞樁桶等動作的過程中,其車身側傾依然被壓制在一個很輕微的幅度內,駕駛者身體沒有多余的晃動,再加上C-HR精準的轉向表現(xiàn),讓我有足夠信心加油入彎。
按理說,SUV重心更高一些,側傾更明顯一些也是合理的。但在四代普銳斯和八代凱美瑞兩款轎車身上體驗到的平穩(wěn)和扎實,在C-HR上卻得到了延續(xù)。
正如武者練功,下盤不穩(wěn),耍出的拳法再多,也會被一擊即倒;沒有穩(wěn)健的底盤功架,轉向再精準靈活也是白搭。
這并不奇怪,因為TNGA架構之下,通過下調發(fā)動機位置降低車輛重心、采用激光螺旋焊接技術提升車身剛性等方法,豐田的工程師在車輛底盤上下了狠功夫,不僅讓轎車的穩(wěn)定性更上一層樓,也讓SUV擁有不輸轎車的平穩(wěn)表現(xiàn)。
入華后,C-HR和奕澤將搭載TNGA架構下全新研發(fā)的2.0L發(fā)動機,令其擁有更平順、充沛的動力輸出。毫不夸張地說,當C-HR和奕澤進入國內市場后,其駕駛質感放在同級的小型SUV之中,絕對會是個“優(yōu)等生”。
顏值、操控、性能,相信會打動很多年輕人。
造型個性出挑、富有駕駛樂趣,玩味十足的C-HR和奕澤,或許才是更多年輕人想要的小型SUV的模樣。而這個市場缺的,正是這樣的一款香有“棱角”的小型SUV,來打破該細分市場一直以來的各種妥協(xié)。
半年內推出兩款TNGA架構新車,豐田正在放大招
回看一下,在日本,C-HR于2016年12月14日上市;八代凱美瑞則是在次年7月10日上市的。在此之前,豐田的TNGA架構雖已有四代普銳斯作鋪墊,但C-HR和新凱美瑞的上市日期之間,仍間隔了7個月。
近一兩年來,豐田在中國新車欠奉。但自從第八代凱美瑞在去年11月上市之后,時隔5個月,C-HR和奕澤就要在北京車展前開始預售,6月份正式上市。相比日本,半年時間便推出兩款TNGA架構新車,豐田在中國導入TNGA架構產品的節(jié)奏可以說是加快了不少。
相信不久之后,就能看到五彩斑斕的C-HR、奕澤在路上跑,為城市增添一抹靚麗的色彩。
第八代凱美瑞已經得到熱烈的市場反響,TNGA架構的成效也正在中國市場得到驗證。如果說前幾年的緩慢增長,是豐田在經歷自我革新的同時固本培元,那么現(xiàn)在正是豐田放大招的開始。隨著C-HR、奕澤的加入,不僅令小型SUV市場變得更有看頭,也讓豐田蓄滿了足夠的新血液,在中國市場再次吹響沖鋒的號角。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