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老舍小說的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將于11月21日公映 |
物產豐富卻總是賠錢的農場里,有無才無能卻備受稱贊的農場主任,有相貌出眾卻靠耍貧嘴蹭吃蹭喝的“藝術家”,也有滿腔抱負卻被逼走的實干家,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在青山下鋪成了一幅獨特的“人情畫卷”——改編自老舍同名短篇小說的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將于11月21日在全國公映。昨日,導演梅峰攜主演史依弘、王梓桐來到上海,與觀眾暢談創(chuàng)作感受,“盡管七十多年過去了,但現在看小說里的人物還是非常鮮活,感覺就在你身邊,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經典改編 “七十多年過去了,人物還是非常鮮活”
《不成問題的問題》改編自老舍發(fā)表于1943年的同名短篇小說,通過講述范偉飾演的農場主任丁務源曲意逢迎和圓滑處事的故事,諷刺了當時社會靠人情關系而不靠本事的怪現象。
相較于老舍其他如《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作品,原作小說并不算特別出名,實際上選此改編也是導演梅峰的“無奈之舉”。“最知名的都改得差不多了,我們又不想翻拍。當時我拿了老舍全集一本一本看,看到這篇的時候特別意外,盡管現在七十多年過去了,人物還是非常鮮活。”
身兼編劇的梅峰說,他與學生黃石在改編時并不想進行顛覆性的改造,“這是大師級作家的作品,如果我們要在他的作品上做文章就有點不知天高地厚了。”小說與當下人們生存現狀的一致性,正是吸引他將文字轉化為影像的動力,也是他想保留的精髓,“這里有中國人很熟悉的人情世故那一套,大家都看得懂,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老舍原作中以農場主任丁務源、偽藝術家秦妙齋與留洋博士尤大興三位男性角色為主,而梅峰在改編時增加了幾位女性角色,如史依弘飾演的農場老板三太太沈月媚,以及王梓桐飾演的與秦妙齋有感情糾葛的佟小姐,這也使故事更豐滿也更有戲劇性。梅峰說,小說從頭到尾只有農場一個場景,這過于單調,視覺上很單一,他們想在電影中拓展新的空間,幾個女性形象會使整個戲劇空間更為平衡。同時,農場里增加了夾在農場老板與股東之間、兩頭不討好的李會計這一角色,“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生活中的很多小人物,不知道站在哪邊才對自己更有利,只能很被動地忍受一切。”
視覺呈現 用庫克鏡頭權衡“動與靜”
極具趣味性與黑色幽默的故事令人深思,導演用黑白影像來呈現,更是讓觀眾感到意外與驚喜。梅峰透露,拍攝之初并沒有決定采用黑白畫幅,后來看了許多民國時期的老電影、畫冊和雜志之后,決定在電影的美學形態(tài)上進行新嘗試。
“發(fā)生在那個年代的故事,做成黑白更接近于我想象中的民國的視覺形態(tài),也更能給觀眾帶來古典美的感受。”
除了采用黑白畫幅,成片還采用了許多長鏡頭與固定機位鏡頭,將一個充滿諷刺意味的故事娓娓道來。對此,梅峰解釋道,拍攝該片從頭到尾都是單機拍攝,而且用的是1950年代生產的庫克鏡頭,“現在的鏡頭太高清了,用庫克畫面會比較柔和,就像拿水淺淺浸染一樣。”
對于這部三幕寓言黑白片,為了把丁務源、秦妙齋和尤大興為主題的三個段落的視覺風格加以區(qū)分,梅峰在“動與靜”之間進行了權衡。“首先是丁主任這部分,這個人物處于能控制局面的狀態(tài),只不過有一點點不穩(wěn)的風聲,所以整體是比較平的,固定鏡頭比較多。接著秦妙齋部分動了起來,景別豐富了,因為他是整個故事的闖入者,是帶來問題的人,把過去丁主任的平衡打破了。第三部分尤大興這里,一個搖動鏡頭都沒有,視覺上也暗下去了,都選在日落的時候拍,因為整體要沉下去,非常忠實地還原小說里這個人物的悲劇性。”
人物塑造“上海太太”史依弘唱《貴妃醉酒》
去年,主演范偉憑借“丁務源”一角獲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片中他將“丁主任”表面隨和仁義、內心陰險狡猾表現得淋漓盡致。對于選角,梅峰坦言,范偉是一位優(yōu)秀的演員,無論是小品、電視劇還是電影,都能將角色的分寸拿捏到位,“考慮到年齡相仿,又要具有一定的舞臺感,還要有成熟的表演經驗,綜合很多因素,我們覺得范偉最合適,他看完劇本后也表示非常愿意加入。”
在片中出演三太太沈月媚的則是著名京劇演員史依弘。接到邀請并看了劇本之后,史依弘覺得故事寫得很精彩,“這是一個精明又世故的上海女人。”在人物塑造上,梅峰在創(chuàng)作時給了史依弘展現本職工作的空間——片中有一小段三太太在家唱戲的場景。“當時導演跟我說能不能選一段跟電影劇情有關的唱段,最后我們選了《貴妃醉酒》,楊貴妃喝醉了跟高力士的一些調侃互動,放在這里很有意思。”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