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特朗普訪華前一周,美商務部否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就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11月8日首次訪華前夕,美國商務部在10月30日發(fā)布的一份報告中否定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政府在市場中扮演具有普適性的角色,并牽涉于私人經濟部門,造成了中國經濟本質上的扭曲”,美國商務部在報告中這樣評價中國的市場性質,而這一結論也被用于了裁決美對華展開的鋁箔反傾銷案。
美商務部報告截圖
8月份,美國商務部對從中國進口的鋁箔產品征收了約17%至81%不等的初步反補貼關稅。
上周五美國商務部公布初步裁定結果,稱中國產鋁箔在美國市場存在傾銷行為,將征收97%至162%的反傾銷關稅。根據(jù)世界貿易組織(WTO)規(guī)定,不認可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可對涉嫌違反貿易規(guī)則的中國產品征收更大幅度關稅。
美商務部報告中還說,“中國經濟框架的核心是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通過政府享有所有權、把控主要經濟部門、發(fā)布行政命令等手段,直接或間接地控制市場中的資源配置。”
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圖片來源:東方IC)
長期以來,為了對華進行反傾銷打擊,美國一直不愿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此報告的發(fā)布,更加強化和彰顯了美方的立場。
11月3日至14日,特朗普將開啟自己上任之后的首個“亞洲之旅”,前往五個亞洲國家訪問,其中,到訪中國的時間為11月8日。
對于此次訪華,外界普遍認為,中美貿易將成為重要議題。
新華社稱,特朗普訪華將帶龐大約商貿團,彭博社稱將有40名公司代表陪同訪問,意圖簽署價值數(shù)十億美元的投資協(xié)議。而政府目前正在協(xié)商的最大協(xié)議之一是中石化價值數(shù)十億美元的能源投資。這將給遭受颶風肆虐的得克薩斯州和美屬維爾京群島帶來數(shù)千個就業(yè)崗位。但隨訪企業(yè)名單中缺少大型科技與金融企業(yè)。
2015年和2016年美國對華貿易數(shù)據(jù)比較: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保持相對穩(wěn)定,中國對美國的進口有較大幅度的收窄(數(shù)據(jù)來源:美國商務部)
特朗普自參與美國總統(tǒng)競選起,就大打貿易牌;上臺后,更是咬住中美之間去年347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不松口。
4月美國梅湖莊園“習特會”后,中美啟動經貿談判“百日計劃”(100-day plan);5月,中美在牛肉、金融、天然氣等10個關鍵領域取得貿易進展,隨后,中方對美國大米也放開進口;7月,首輪中美全面經濟對話舉行,雙方并沒有聯(lián)合發(fā)布公告,媒體抱怨成果寥寥,但雙方都表示雙方同意為縮小貿易逆差合作,學者認為中美之間對貿易不平衡的認識分歧要完全消弭,需要一個時間比較長的過程。
今年4月,梅湖莊園“習特會”
在許多場合,美方一面抱怨中國對美出口太多,另一面又指責中國強迫美方企業(yè)轉讓技術。
對于中美貿易,我商務部發(fā)言人高峰曾于9月表示,中國始終是開放的,歡迎各國投資者來華投資,乘上中國這艘巨輪,實現(xiàn)共同的發(fā)展。至于所謂的強制性技術轉讓的問題,中國沒有任何一部法律強制外國投資者轉讓技術。在具體的企業(yè)合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那也是企業(yè)之間的市場行為,完全沒有政府的干預。
我外交部發(fā)言人陸慷也在9月表示,中國自從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嚴格遵守規(guī)則、認真履行義務,為多邊貿易體制的有效運轉和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各國實際上也都從同中國的貿易中獲得了巨大利益,這里面就包括了美國。同時,中國堅持走改革開放道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此前10月17日,美國財政部公布半年度匯率政策報告,認為中國沒有操縱匯率以獲取不公平貿易優(yōu)勢。這是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上臺后,美國財政部第二次作出上述認定。
我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高峰(圖片來源:中國網(wǎng))
本月12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高峰回應美方分析中國作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消息時強調,所謂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概念并不存在于WTO的多邊規(guī)則中,只是個別成員冷戰(zhàn)時期的國內產物,164個WTO成員之中,有此國內法的成員寥寥無幾。這與全面、徹底履行WTO國際條約義務,不能混為一談。
高峰指出,作為《世貿組織協(xié)定》這一國際條約的組成部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十五條明確規(guī)定,自2016年12月11日起,在對華反傾銷中采用替代國價格計算傾銷幅度的做法必須終止。這一點是明確和不容置疑的。
截至2016年12月,中國加入WTO已滿15年。根據(jù)《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十五條規(guī)定,“入世”十五年過渡期結束后,WTO成員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必須終止。
中國青年報去年末援引一些中美經濟學家觀點稱,美國否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關鍵原因是不愿意放棄與反傾銷相關的制裁手段。
今年2月《人民日報》報道稱,美國、歐盟、日本以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為由,拒絕履行條約義務。這違背了世界貿易組織規(guī)則和這些國家作出的國際承諾,是變相的貿易保護主義;不僅損害了中國經濟利益,而且損害了世界經濟利益。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