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架載有8名沙特高級官員的直升機墜毀 全部遇難
新華社利雅得11月5日電(記者王波)據(jù)沙特阿拉伯國家電視臺5日報道,一架載有一名沙特王子和數(shù)名政府官員的直升機當晚在沙特靠近也門邊界的阿西爾省墜毀,包括王子、2名機組人員和4名政府官員在內的7名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報道說,沙特前王儲穆克林的兒子、阿西爾省副省長曼蘇爾·本·穆克林當天在數(shù)名政府官員陪同下,乘直升機前往位于山區(qū)的一座小城視察建設項目。目前尚不清楚飛機墜毀的原因。
據(jù)沙特媒體報道,在該直升機失事前一天,也門胡塞武裝向沙特首都利雅得國際機場方向發(fā)射一枚彈道導彈,被沙特防空部隊攔截并摧毀,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此前,胡塞武裝不時向阿西爾省等沙特與也門接壤省份發(fā)射炮彈和導彈,以報復沙特對其目標的轟炸。(完)
早前報道:
11個王子被抓!沙特“反腐風暴”沒你想得那么簡單
沙特王室又有大動作!
昨天,沙特國王突然下令逮捕了11位王子、4名現(xiàn)任大臣、和11名前大臣,同時成立反腐敗委員會,由6月份新立的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領銜。
逮捕令稱,“沙特領導層注意到有人將私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毫無道德地盜取公共財產(chǎn),而政府中的腐敗分子正是幫助他們的共犯。”
目前,沙特已經(jīng)禁止所有私人飛機在境內起飛,并關閉了所有通往王宮的通道,可能是為了防止嫌疑人逃跑和發(fā)生政變。
而這場以“反腐”為名的事件,也再次將王儲穆罕默德置于聚光燈之下。
腐敗
據(jù)沙特官方稱,這次官員被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調查2009年到2011年沙特西部城市吉達的洪災事件。
2009年,沙特西部最大城市吉達遭遇史上最大暴雨襲擊,城中大規(guī)模斷電,死亡人數(shù)達120人,引發(fā)了公眾對政府財務腐敗和基礎設施失修的大討論。
2009年吉達洪災
時隔3年,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喚起了民眾對“洪災腐敗案”的記憶?赡芎芏嗳瞬恢,當年阿拉伯之春席卷中東大地之時,除了突尼斯、埃及、利比亞等地,當年年底,沙特吉達也爆發(fā)了抗議示威活動,理由就是政府處理洪災不力。
當時,吉達市中心商業(yè)街開始出現(xiàn)各類聚眾示威,至少有50人被警察逮捕。
隨后,為了平息吉達民眾對基礎設施的抱怨,沙特政府和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簽約,在吉達市修建了長達37公里的泄洪管道。
然而,不少觀點認為,吉達“洪災腐敗案”只是這次抓捕行動的冰上一角,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極有可能以反腐為名,清除沙特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潛在王位競爭者、反對經(jīng)濟和社會改革、反對也門戰(zhàn)爭的人士。
這么看來,這次的事件似乎只是近幾個月來,密集清洗反對派的系列行動中的一波。
斗爭
昨晚的公布的被捕人士名單包括數(shù)位沙特達官顯貴,包括現(xiàn)任經(jīng)濟和計劃大臣、前財政大臣、前皇家典禮局局長、前沙特航空公司總裁、前沙特電信公司總裁等。
但其中,最顯眼的是兩個名字:瓦利德·本·塔拉勒,沙特億萬富翁,老國王阿布杜·阿齊茲的直系孫子;穆塔布·本·阿卜杜拉,沙特國民衛(wèi)隊隊長,前國王阿卜杜拉第三子。
瓦利德·本·塔拉勒王子被捕尤其出乎很多的意料,因為他不僅是現(xiàn)任國王薩勒曼的親侄子和沙特首富,是花旗銀行和推特等諸多美國公司的主要投資人,還是曾經(jīng)多次公開表達過對現(xiàn)行改革的支持。
在2016年沙特和伊朗斷交時,他曾經(jīng)中止對伊朗的投資。在今年9月的沙特的國慶日,他還將王儲穆罕默德的大幅畫像懸掛到自己在利雅得的國王塔寫字樓上。
然而,根據(jù)“維基解密-海灣”賬號披露,瓦利德王子這次被捕除了因為參與行賄和洗錢之外,還涉及到沙特王室內部的政治斗爭。該消息稱,在王室內部會議中,瓦利德曾威脅,如果沙特王儲不釋放之前被軟禁的前王儲穆罕默德·本·納伊夫的話,他就將所有的資金轉移到歐洲。
有沙特首富之稱的瓦利德·本·塔拉勒
相較之下,穆塔布·本·阿卜杜拉王子被捕的原因則更明顯,他的罪名是利用私人公司占用公共項目。
然而,他是前國王阿卜杜拉時代最有影響力的王子之一,一直掌握著保衛(wèi)王室的精英部隊——沙特國民衛(wèi)隊,并在薩勒曼國王繼位后依然保留職務,歷來被視為王室第三代中的杰出人士和現(xiàn)王儲的潛在王位競爭者。
謀劃
事實上,從今年8月開始,國際媒體就開始頻繁報道沙特王儲對反對派的清洗行動。
首先是四位流亡歐洲的沙特王子被秘密綁架,此前,他們就曾因為與王儲意見相悖而被迫出國。其中一位是圖爾基·本·班達爾王子,他是負責保衛(wèi)王室安全的警察部隊的前高級官員;另一位是蘇爾坦·本·圖爾基,他是前國王阿卜杜拉小女兒的丈夫。
隨后,另一波逮捕行動是針對宗教人士、法官和學者的,他們中既有極端保守主義者也有自由主義者。被捕的人士包括學者薩勒曼·奧達、阿艾達·蓋爾尼、阿里·歐麥里等,詩人齊亞德·本·納赫特和經(jīng)濟學家伊薩姆·扎米爾,他們中間有人在twitter上的關注者達1700萬。
事實上,沙特王儲穆罕默德“主政”后的三大政策:封鎖卡塔爾、也門戰(zhàn)爭和國內社會經(jīng)濟改革,在沙特社會中都存在廣泛爭議。因此,很多人認為,密集的逮捕行動除了清除潛在的王位競爭者之外,也是為了打壓國內反對王儲政策的聲音。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
此外,新成立的反腐委員會擁有廣泛的權力,它可以沒收資產(chǎn)和基金,以及在移交司法機關前采取必要的管制措施。
有沙特學者稱,這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沙特王室權力最集中的一次。
曾經(jīng),建立在政教聯(lián)盟和部落聯(lián)盟基礎上的沙特王國,擁有縝密的內部協(xié)調網(wǎng)絡,但是這次解職和逮捕行動無疑打破了沙特王室?guī)资陙砀髋晒仓蔚膫鹘y(tǒng),王儲對王室、軍隊和經(jīng)濟部門的鐵腕控制前所未有。
現(xiàn)狀
不過,盡管近期的逮捕行動和反腐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王儲穆罕默德徹底大權在握,但是沙特王室面臨的國內外的危機還是不少。
穆罕默德現(xiàn)任沙特國防部長,他因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5月出訪沙特的“巨大成功”而備受贊譽。這位年輕新王儲在沙特發(fā)展石油業(yè)以外的新經(jīng)濟上扮演核心角色,握有沙特軍事和能源產(chǎn)業(yè)的主要權力。
去年4月,時任副王儲的穆罕默德便推出了“2030愿景”,主要內容包括建立2萬億美元的巨型主權財富基金、出售國家石油公司股權、削減石油補貼和擴大投資,試圖通過經(jīng)濟和社會改革的“雙輪驅動”,實現(xiàn)沙特的成功轉型。
目前,他的改革計劃迎合了沙特國內年輕人的心理訴求,例如開放婦女駕車權利、允許婦女進入體育場觀賽以及鼓勵更多的娛樂休閑活動。
他甚至稱,回到“溫和的伊斯蘭教”是沙特現(xiàn)代化的必經(jīng)之路。
但是沙特國內最棘手的失業(yè)和高補貼負擔問題仍未得到根本性解決。
外患也不少。就在國王頒布反腐令的昨天,沙特首都利雅得郊區(qū)遭到也門胡塞武裝的導彈襲擊,同時親沙特的黎巴嫩總理哈里里逃亡沙特宣布辭職。
前黎巴嫩總理哈里里
過去幾年,沙特在也門和敘利亞采取了冒險的代理人戰(zhàn)爭政策,但根據(jù)最近一系列事件的反饋來看,代理人戰(zhàn)爭不僅沒有勝利,還很有可能反蝕沙特本土安全。
亂世出英雄,當下內憂外患的沙特,可能的確需要一位強勢的領導人。
文/瓦斯帕夏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