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棟出名后,
每天會接到很多個電話,
來自五湖四海,
卻唯獨沒等到自己媽媽的那一個。
那是他做夢都想聽到的聲音啊。
12月7日,劉國棟在自己的朋友圈寫下一句話:“柴雞已經賣完了”。
劉國棟所在的村書記李玉亭說,周末這兩天仍有不少人會來村里,打聽劉國棟的雞場,想去買他的柴雞。有些人還是專程從外地開車來的。
村民們也不奇怪。他們知道劉國棟上了新聞。
12月6日,一則《腦癱少年養(yǎng)柴雞回報奶奶》的短視頻,在微博上熱傳。
隨著媒體和網友的蜂擁而至,劉國棟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電話和微信好友請求。
他曾在朋友圈里戲謔:“貌似要火”,
“想取暖的朋友抱緊我”,曬出滿滿的好友添加請求的截圖。
年僅18歲的他,面對突如其來的走紅,大概還帶著少年特有的虛榮。
但在他心里,卻一直有個未曾填滿的洞。
我和劉國棟有過多次交流,最長的一次通話近40分鐘,那次是他主動打來的。
我們之間交流的話題,大多是關于他的媽媽。他想找到媽媽見一面,這是近乎執(zhí)念的愿望。
1
“我不想要你們的錢,
你們掙錢也不容易”
7日上午,我第一次聯(lián)系劉國棟的奶奶陳先愛。
之所以直接找陳奶奶,是擔心劉國棟很難在電話里語言交流。事實證明,是我低估了他。
電話接通了,陳奶奶的鄉(xiāng)音里飽含一個老人淳樸的善意。
“閨女,謝謝你。閨女你吃飯了沒?”
“閨女,讓俺家國棟和你說,他什么都懂,比俺懂得多了。放心,你等著哈。”
劉國棟接過電話,他表達模糊,但是仔細慢慢聽,你會發(fā)現(xiàn),他都能聽懂,每一句回復也很用心。
得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要給他資助公益金,他一開始是拒絕的。
“我不想要你們的錢。”
“我自己能掙錢,養(yǎng)活奶奶、爸爸。”
“你們掙錢也不容易。”
“阿里巴巴……我知道……淘寶”
直到最后,我和他說,這筆公益金不是給你個人的,是希望你用它來擴建雞場,幫助更多的殘疾人,把正能量傳遞下去,這本身也是做公益。
他這才答應下來。
電話最后,我問他是不是想找媽媽。
“是的,是的,我想找媽媽。”
相比較之前的話題,他明顯激動了很多。這句話他反復說了很多遍。
2
“我上過農村淘寶的培訓班,
上了6個月。”
收到公益金的那一天,劉國棟打來電話致謝,斷斷續(xù)續(xù)的說,他打算先把雞場周邊的土地申請下來,年后開始擴建。
他說自己以前參加過電商培訓,上了6個月。
我采訪了村書記李玉亭。大概是2015年5月,當時縣政府和農村淘寶組織專門面向殘疾人的電商培訓。他就把劉國棟推薦上去了。
“這孩子雖然說話表達不太行,但是頭腦很靈光。上網什么的一學就會。”
對于這段經歷,我從農村淘寶魯西南省域負責人閆冰那里也得到了證實,他接下來還將和同事們一起,重點關注幫扶劉國棟。
得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給劉國棟提供了公益金,資助他擴建養(yǎng)雞場,村書記李玉亭當即表示,他和村委會商議將盡快把土地批下來,幫助劉國棟把雞場的事情落實。
(圖片來源:齊魯晚報)
3
為了能見到媽媽,
他曾到姥姥墳前守一整天。
據牡丹晚報2015年報道,那一年的清明節(jié),劉國棟趕到姥姥的墳上,一待就是一天,就為了等媽媽。
“有人告訴我,這天,兒女都會給老人上墳,我就想著媽媽應該也會給姥姥上墳,就等她。誰知道,媽媽還是沒來。”
劉國棟的奶奶說,清明節(jié)前幾天,孫子就天天纏著她要錢。“他要給沒見過面的媽媽買雙高跟鞋,說第一次見面要給媽媽買禮物。”
奶奶心酸地說,她不忍心告訴孩子媽媽不要他了,只能說“不知道媽媽穿多大的鞋,等媽媽回來后再買”。“清明節(jié)回到家,孩子心情十分失落,之后好幾天都不大說話。”
(圖片來源:牡丹晚報)
年少時的劉國棟,還奢望有一天,媽媽能回到這個家。
如今已經成年的他,已經慢慢接受了這個現(xiàn)實。但是希望能見媽媽一面的愿望,從未放棄。
4 “我想見媽媽,只見一面就行。”
為了滿足劉國棟見媽媽的心愿,我和同事們聯(lián)系了中央電視臺《等著我》欄目組,欄目組導演卓瑪也被這個故事感動了,表示愿意一起跟進。
我把這個消息告訴劉國棟。他很開心,很激動。
12月8日上午,劉國棟把媽媽的名字、年齡和照片通過微信發(fā)給我。
保險起見,他又專門給我打了電話,更詳細地介紹媽媽的情況。
“我媽媽身高1米5…她是2004年離家的…”
“以前有愛心組織幫我找過,說她在石家莊做生意”
“我就想見她一面,不求她留下來”
“我知道她有家了”
“我就想親自告訴她”
“我能自己掙錢了,能養(yǎng)活爸爸奶奶了”
“我是您的兒子,我現(xiàn)在不是傻子了,我有出息了”
18歲的劉國棟,在電話另一端快哭了,用他的語言急切的表達。
像個找不到媽媽的小孩子。
在他心里,縱然得到百萬網友的點贊,得不到媽媽的一句肯定,將是他永遠的遺憾。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