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與別人談及到恒河流域的旅行時,常常會聽到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喜歡者,大談那里的美妙,諸如眾多的歷史建筑,豐富的人文積淀,還有極具視覺感的生活色彩等;而厭惡者,也會舉出典型例子,多半是骯臟的河流,混亂的交通等。一面是圣潔的廟宇,一面是雜亂的街市,恒河似乎將世界的兩個極端融為了一體。
說起來,中國與恒河流域的交往也算歷史悠久,但因為有高大的山脈作為屏障與阻隔,這種交往受到了極大影響。其中雙方最重要的交往,可能是起源于恒河流域的佛教對中國的影響了。
雖起源于古印度的恒河流域,但在約公元13世紀時,佛教就已在印度接近消亡,被印度教取代。如今,一般認為,與佛教創(chuàng)始人佛陀相關的遺跡,最主要的有八處,都在恒河平原上。這些留下當年佛陀足跡的珍貴文化遺存,囊括了佛陀的一生歷程:出生地藍毗尼、悟道成佛地菩提伽耶、法輪初轉地鹿野苑,再加上王舍城(有靈鷲山、竹林精舍、那爛陀寺等)、舍衛(wèi)城(佛陀前后待了24年,時間最長)、僧迦施(傳說佛陀到天上為母親說法后返回人間的落腳處)、毗舍離(佛陀在此預言自己即將涅槃)、涅槃地(佛教稱佛陀去世為涅槃)拘尸那迦,一起合稱為八大圣地。這八處遺址,除了藍毗尼在尼泊爾,其他七處都在印度。
在歷史上,印度是地區(qū)之名而并不是國家之名。因為在歷史上,印度不是一個統(tǒng)一國家。在英國殖民統(tǒng)治印度地區(qū)以前,這個地區(qū)一直是小邦和部族林立。在佛陀時代(2500多年前),印度北方地區(qū)有16個大國以及百余小城邦同時并存。這些國家,在佛教很多經典中都有記載,時常被稱之為“十六大國”。最負盛名,且為人津津樂道的孔雀王朝,即是十六大國之一——摩揭陀王國的政權。據研究,十六大國之間的區(qū)劃似乎并非按地理或是政治因素劃分,而是依照種族勢力范圍劃分的,主要分布在印度中部和北部地區(qū)。
要問有關佛陀足跡的文化遺存為什么都集中在恒河平原上,其實道理也不難理解:佛陀從出生、悟道、傳道到最后涅槃,都沒有離開過恒河平原。由此也不難理解,為什么在佛教經典里,出現(xiàn)頻率極高的一個地理名詞是“恒河”。在南亞,歷史上的恒河流域一直是人口最為密集的區(qū)域。因此,佛陀也很自然地選擇人口稠密區(qū)進行傳教了。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