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9月24日是曹禺先生誕辰100周年的日子。從今天起,本版將從尋訪、懷故、憶親等不同角度連續(xù)刊登文章,以增加讀者對他的了解,并表達我們對這位文化大師的敬意。
時值中秋,愿大師的百年清輝伴隨著當空明月,慰藉著我們對光明的向往。
在曹禺一生中,他與北京有著不解之緣,從年少時初入京城,到為了追求理想考入北京清華大學,及在北京發(fā)表他的成名作《雷雨》。當北京與曹禺相遇,碰撞出流傳久遠的經(jīng)典藝術(shù)著作。今年9月24日是曹禺誕辰100周年的日子,我在北京尋訪曹禺的京城足跡,紀念這位堪稱20世紀中國最優(yōu)秀的戲劇家。
初入京城
曹禺住進西城的一個胡同里
曹禺原名萬家寶,祖籍湖北潛江,生于天津。曹禺在年少時曾經(jīng)在北京生活過一段時間,當時他只是幾歲的孩童,也許是年齡太小,對于北京的這段生活,曹禺只留下片斷、模糊的記憶。他只能回憶出當時居住在西城的一條小胡同中,至于是哪一條胡同已經(jīng)說不清楚了。
曹禺的父親萬德尊,原系直隸總督端方的部下,民國成立后,黎元洪成為副總統(tǒng),萬德尊與黎元洪逐漸走到一起,成了黎元洪的秘書,萬德尊來到北京任職,同時也將年少的曹禺帶到了北京。曹禺在北京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日子,但是好景不長,1917年,張勛演出了一場復辟鬧劇,段祺瑞借機入主京城,黎元洪被趕下了臺。一朝天子一朝臣,萬德尊只好離開京城,回到天津,曹禺告別了京城生活。在天津曹禺度過了他的中學時光,此后遵從父親的愿望,報考了南開大學的政治經(jīng)濟系。但是曹禺不喜歡學習政治,他喜歡戲劇,于是曹禺決定離開南開大學,轉(zhuǎn)學到北京清華大學學習西洋文學。
曹禺受繼母的影響,從小就喜歡戲劇。曹禺的繼母是個戲迷,她在曹禺很小的時候,就抱著曹禺去聽戲。京劇名家譚鑫培、楊小樓表演的京劇,曹禺那時都看過。曹禺深深地被戲劇迷住了,長大些他就不再滿足只是聽戲,他開始模仿,開始琢磨戲中人物的性格,他還把家里的一本本《戲考》讀得滾瓜爛熟,背了許多戲詞,就這樣曹禺闖入了戲劇的世界。
為了追求理想轉(zhuǎn)學清華
闊別了北京數(shù)年后,曹禺又一次來到北京。不過這次不同,他不是與父親同來的,而是與他的同學孫毓棠一起到北京參加清華大學的考試,這是1930年的暑假。經(jīng)過在北京的緊張備考,最終曹禺如愿以償考入清華大學的西洋文學系。
清華大學是一處世外桃源,在曹禺的眼里,這里的一切與南開大學比起來,處處都顯得更加新鮮,更加動人。
金秋九月,我尋找曹禺的腳步也來到美麗的清華園。清華大學校園內(nèi)清靜恬淡,荷塘小橋,雅然成趣。這里有古香古色的古月堂,有朱自清教授筆下充滿了靈性的“荷塘月色”,還有水木清華、工字廳、科學館……這里的一切都是那樣令人向往。眼下正是新生入學的日子,我隨著提著大包小包的新生們,信步走到清華大學的老校門前,這座潔白的充滿了西洋風格的校門,在陽光下熠熠發(fā)光,很多新同學和他們的家長都在這里合影,留下美麗的瞬間。他們中的很多人對這所著名的高等學府,充滿了好奇和無限的憧憬,我想當年的曹禺一定是和他們一樣,帶著對新學堂的憧憬,開始了清華大學的學習生活。
清華大學圖書館:《雷雨》誕生的地方
我從清華大學的老校門走入學校的老校區(qū),沿著校園的林陰道,我一路往北,尋找那幢掩映在碧綠叢林中的灰黃色建筑——清華大學圖書館。很多人一定奇怪,我為什么要去尋找一座普通的大學圖書館呢?因為,曹禺的成名作《雷雨》就誕生在這里。
清華大學的老校區(qū)不大,從老校門步行大約十幾分鐘就可到圖書館,這是一組長條形的建筑,分為老館和新館,雖然新老圖書館是分不同時期建成,但是建筑風格一致,因此看上去渾然一體。曹禺當年就讀時的圖書館,現(xiàn)在被稱為清華大學圖書館老館。
初入清華大學,曹禺對于老師教授的戲劇課程并不喜歡,但是他喜歡老師留下的讀書作業(yè),他整天泡在圖書館里,系統(tǒng)地閱讀戲劇書籍,這些書籍將曹禺帶入了一個廣闊的戲劇天地。我走入清華大學的圖書館,看到這里有寬敞明亮的大廳,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那時,每當曹禺坐到圖書館舒適的座椅里,他就仿佛進入了一個生動活躍的世界,他沉迷在這個世界里,有時連吃飯都忘記了。他的同學孫浩然這樣回憶曹禺在清華大學的讀書生活:“他整天泡在圖書館里,從圖書館出來,也總是抱著一摞書,在路上碰到他,他也在看書。”在清華大學的日子里,曹禺閱讀過劇作家莎士比亞、王爾德、蕭伯納、莫里哀、雨果等人的幾百部著作。曹禺如饑似渴地從古今戲劇大師的作品中吸取營養(yǎng)。
我走入閱覽室,閱覽室寬大的書桌旁,坐滿了自習的學生。當年就是在這間閱覽室的一張書桌上,《雷雨》這部堪稱中國20世紀戲劇史上的經(jīng)典名作誕生了。那是1933年的暑假,同學們都走了,曹禺一個人躲在圖書館的二樓閱覽室里寫他的第一部劇作《雷雨》。曹禺是這樣回憶他創(chuàng)作《雷雨》的過程:“我懷念清華大學的圖書館,時常在我怎么想都是一篇糊涂賬的時候,感謝一位姓金的管理員,允許我進書庫隨意瀏覽看不盡的書籍和畫冊,我逐漸把人物的性格和語言的特有風味揣摩清楚……我像個在比賽前的運動員,那樣的興奮,從清晨鉆進圖書館,坐在雜志室一個固定的位置上,一直寫到夜晚10時閉館的時刻,才怏怏走出。夏風吹拂柳條刷刷地撫摸著我的臉,酷暑的蟬聲聒噪個不停,我一點覺不出,人像是沉浸在《雷雨》里。我奔到體育館草地上的噴泉,喝足了玉泉山引來的泉水,才覺察這一天沒有喝水。”經(jīng)過了艱苦的創(chuàng)作,曹禺終于在暑假畢業(yè)前完成了《雷雨》,這部光耀中國20世紀戲劇史的著作。
|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